廖老师的一句话,让谢真真回到了解放前。

    开学第二周的第一天,周一下午。

    班主任廖春晖说:明天开始,全年级劳动三天,用粪箕去学校前面那条河里挑沙,修校门口这条路,工具自带!

    走在回家的路上,谢真真问李小冬:

    “明天一大早真的要挑着那个粪箕来给学校挑沙吗?”

    “要不然呢?你敢不挑吗?”

    “挑两个粪箕去上学,走这么远?平时背个书包还能跑个步。

    “挑着那两个玩艺儿,走不快,跑不动。

    “我猴年马月才能到达学校呀?早上5点我得起床?

    “卧槽!比我爸起来喂我们家那些牛还早!天天睡眠不足,读个鬼的书哟!”

    吐槽归吐槽,十万个不愿意也不顶用。

    谢真真回来后,把挑沙修路的事告诉了妈妈。

    还问妈妈:“明天不去学校挑沙,老师不知道吧?他又不认识我!”

    妈妈看了真真一眼,啥都没有说。

    妈妈默默地找出两个最小的粪箕,一根最短的小扁担,扁担两端绳子打了好几个结,缩短又缩短,直到打不了结为止。

    工具准备好后,让真真试试肩扛扁担挑粪箕,看看粪箕会不会拖地。

    次日早上,妈妈提前半小时摇醒谢真真,真真糊乱地洗洗,穿上球鞋,咬着一个馒头,挑着两个粪箕,摸黑出门了。

    看着比粪箕没高出几公分的女儿挑着个担子,一不小心粪箕就触着地面,从来没有挑过东西谢真真,像个螃蟹一样横着出了门。

    妈妈心疼得直抹眼泪,孩子读个书,起早贪黑的,像地主老财家的长工一样?

    修路不是村里或请工程队吗?非要这么折腾孩子吗?

    就像谢真真预料的一样,挑着两个粪箕既不能跑,也走不快,只能一步一步硬着脖子硬着腰,慢慢地走。

    没走多远,肩膀就酸了,两个空粪箕有这么重吗?平时拎着装个菜、倒个垃圾什么的,也没感觉重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