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且,此时的官职几乎是贵族世家的专属,他们自然不愿让出身卑微的农夫、满身铜臭的商人,或工匠与他们平起平坐,共享朝堂。

    “陛下英明!”

    “陛下的决策明智无比!”

    冉闵接着宣布:“因此,朕计划在门下省设立听政监,其首长为门下侍郎,俸禄等同两千石粮食。”

    门下省源于古老的西晋时期,原本是国王的侍从机构,侍中一职起初由宦官担任。后来逐渐演变为与丞相同等重要的职务。谢安是门下省的侍中,名义上与尚书省的尚书令地位相当,但尚书省毕竟是三省六部的首位。

    冉闵的话引起了贵族们的低语讨论。

    门下省侍中谢安在魏国的这两个月,就如同徐庶进入曹操阵营,未献一策。

    除了多了一个侍中头衔,实际上并未对魏国造成任何影响。

    只要不触碰他们的权力,不与他们争夺利益,国王想怎么改革,他们都乐见其成。

    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,魏国的政事会,听政监便如此平静地成立了。

    不出所料,首任听政监门下左侍郎由刘嫝之父刘原担任,右侍郎为陈应,而张询成为了员外郎。王成等人则成为给事中或谏议大夫……

    在神秘的魏国境内,一个看似空壳的门下省如今已化为实质,成为权力的象征,汇聚各方能臣。

    当张询、王成等人收到那封象征任命的魔法卷轴,内心的澎湃喜悦难以言喻。他们向冉明呈上感激的礼物,表达忠诚与敬意。

    冉明坦诚地接受,他知道,唯有接受这份诚意,他人的信赖才能巩固。

    他趁此群英荟萃之际开口:“我们自称zhengxie,这既是我们的内部称谓,也是我们的使命。协政,即共同治理,那么,如何协同呢?”

    张询恭敬回应:“殿下,请指点迷津!”

    冉明微笑道:“哪里敢当指点二字!首要任务,我们要完善商业魔法税法,如何收取、怎样执行、税率几何,这关乎每位在座者及国家的福祉。税额不足,个人虽可安逸,但国家何以繁荣?那些贵族学者一贯反对商业发展,推崇农业,其根本原因还是税收。农税占据了国家财政的绝大部分,官员俸禄、战士粮饷,城堡建设、道路修缮、水渠工程,皆依赖于此。”

    冉明在人群中漫步,注意到众人略显局促的神情,淡笑道:“在我们魏国遥远的西方尽头,有个名为英吉利的国度,那里的农民无需支付农税,税收几乎全由商人承担。于是,商人们的地位超越了传统贵族,成为英吉利的主宰。国家政策由商人制定,因为他们深谙国商一体,商业繁荣则国泰民安,商业凋零则国运衰微!”

    实际上,冉明深知,中国的士族制度是国家进步的绊脚石。士族的眼界局限于有限的土地,格局狭隘,要么是过于保守,要么就是短视如鼠。

    而在meiguo,政策往往被大财阀把控,他们既有商人的贪婪,又有赌徒的疯狂,为了资源不惜手段,横扫全球。

    唯一的制度缺陷便是嫡长子继承制,要知道,龙生九子各有不同,并非嫡长才具大才。这也是中国世家不能久兴的根源。再优秀的产业落入猪的手中,也会迅速衰败;再雄厚的国力,也可能快速消亡。

    唯有公平的竞争机制,唯贤是用,而非任人唯亲,才是正道。然而,要根除这样的传统观念,冉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但他已经点燃了商人们的欲望之火。